macOS 截取窗口的正确姿势

macOS 虽然自带截图,但大多数人仍然会安装第三方的截图软件,比如我使用截图软件就是 Snipaste,他不光免费,而且还支持贴图的功能,能满足我的日常使用。

但它有个问题就是截取窗口的时候,并不是安装窗口形状截取的,它只能截取矩形,比如截取圆角的窗口,窗口圆角之外并非透明,而是上层窗口或桌面背景,如下图所示:

对于追求完美的我,这点我无法容忍。

好在 macOS 自带的截图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但在使用时需要点技巧来避免截取生成的窗口阴影。

三星雷电 3 移动固态硬盘读写速度测试

上一篇文章测试了希捷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这篇文章测试下 2019 年买的三星雷电 3 移动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

速度确实快,要追求速度确实应该带雷电接口的固态硬盘。但速度再快也不会超过 Mac 自带硬盘的速度快,而且特贵,并且连接上电脑后即使没使用也发热特严重,!!!

同时也通过这个测试来说明:如果仅仅为了避免 Mac 硬盘空间不足而购买这些外置硬盘,是非常不可取的。在购买 Mac 的时候就应该选稍微大一点。为什么又是稍微大一点呢,因为 Mac 的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比如从 Intel 架构到 ARM 架构,现在的 M1 Ultra 多强大啊,前几天的苹果发布会又发布 M2 了,所以稍微加大,满足工作需求即可。

希捷 2T 移动机械硬盘连接 Mac Studio不同端口读写速度测试

去年买了一个希捷 2T 的移动机械硬盘,划分了 1.5T 用于作为 MBP 的备份盘,500G 用于备份我那使用几年 DELL 笔记本,因为那台笔记本即将给小姨子。

Mac Studio 也使用有阵子了,今天突然想着测试下该硬盘的读写速度,于是并测试了其通过雷电 4、USB-A、USB-C 端口连接的读写速度。

结论就是千万不要买机械硬盘,速度太慢了,而且要等待硬盘停止转动才能从电脑推出,因此推出可能会很慢。有钱就上带雷电接口固态硬盘。买 Mac 的话直接选大存储空间就是,个人觉得至少 1T。

隔空投送 AirDrop 为什么这么快?

新旧 Mac 需要来回拷贝一些文件,用屏幕共享可以很直观的拖拽文件到指定位置,而且拷贝的文件都不大,所以直接拖拽用的比较多。今天需要将微信的聊天记录拷贝到新电脑,于是试了下隔空投送,发现 40G 的聊天记录拷贝的还挺快的啊。
随后我分别用隔空投送和屏幕共享的文件传输测试将旧 Mac 上的一个 5G 的视频文件拷贝到新 Mac 上,隔空投送只用了 1 分 50 秒,速度有 46M 每秒,而屏幕共享的文件传输需要一个多小时,速度只有 1M 每秒😱。

Mac Studio 还未收到,惊喜却提前到了

3 月 10 日下午 5 点我下单了 Mac Studio,然而预计送达日期为 2022/05/07 - 2022/05/21,足足要等 2 个月,让我有点失望。
可是就在 4 月 6 日,也就是昨天我打开 Apple 官网订单详情,看到进度从正在处理订单变成了准备发货,虽然预计送达日期没变。

怀着无比想象的心情,今天我查看订单进度,果然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我为什么要购买 Mac Studio?

3 月 9 日苹果发布了一款使用 M1 芯片的新产品 Mac Studio,它是一款主机。发布之前我就猜测苹果会发布一款 Mac mini Pro,Mac Studio 性能上不就是 Mac mini 的加强版吗,外观上不就是长高的 Mac mini 吗。
Studio 就是工作室的意思,从发布会来看,真的很香,除了不够便携,其他的我都挺满意的,而且我也缺一台 M1 芯片的电脑,因此开放订购第一天我就购买。

Read more

我为什么决定不再使用 macOS Mojave

我的主力 MBP 2018 目前使用的是还是 macOS Mojave。

1
2
3
4
$ sw_vers 
ProductName: Mac OS X
ProductVersion: 10.14.6
BuildVersion: 18G9028

Mojave 是 2018 年 6 月 4 日在 Apple 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并于 2018 年 9 月 24 日向公众发布。虽然 10.14.6 的最后一个 BuilVersion 18G9323 发布日期为 2021 年 7 月 21 日,但是从第一个版本至今已有 3 年多了,且目前最新的 macOS 版本都 12.1。

macOS 最新版本
macOS Monterey 12.1
macOS Big Sur 11.6.2
macOS Catalina 10.15.7
macOS Mojave 10.14.6

那我为什么这么久还不更新,又为什么突然决定不再使用 macOS Mojave,决定更新到 macOS Monterey 最新版本呢?

Read more